环球360造林绿化如何因地制宜——“绿化美化看环保变化”

发布时间:2023-06-12 08:51:43    浏览:

[返回]

  日前,国家林业局发布了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3%环球360。结果还显示,通过长期防治,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自2004年以来连续10年保持了“双缩减”。

  当前,我国防沙治沙和造林环球360绿化任务艰巨。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北方防沙治沙、南方石漠化治理、全国矿区沙区湿地生态恢复等都面临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如何在不同地区因地制宜进行造林绿化?造林绿化对生态修复发挥了哪些作用?记者进行了一线采访。

  初冬季节,位于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太平镇中渡村的岩溶石山区造林技术示范点,的石头山恢复了绿色和生机,降香黄檀、格木、柚木、任豆树等树种相间而生,林间枝叶茂密,林地上的腐质层已有十几厘米厚。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试验中心研究员卢立华介绍说,2006年以前这片山属于重度石漠化地区,石头程度高达45%。通过选取适合石漠化地区生长的树种,并进行科学整地、栽植密度控制、抚育施肥,5年后形成了混交林,改变了过去的喀斯特地貌。

  因地制宜的造林绿化探索也在其他地区陆续展开。然而针对科学绿化的争议也由此而生。

  仅靠大面积种树是否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有观点认为,虽然造林绿化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经济效益,但却存在盲目绿化问题。甚至有观点称,让荒地自己依靠自然规律恢复生态也可行,没有必要大力进行植树造林。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科学的。造林绿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坚持因地制宜,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造则造、宜封则封。既要搞好山野平川的生态修复,让国土生态空间更秀美;也要抓好城市村屯的造林绿化,让百姓生活空间更宜居;既要搞好南方、东部地区的造林绿化,更要抓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增加这些地方的林草植被和生态资源总量。”中国林科院林业所研究员段爱国指出,针对荒地区域,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适当采取造林营林和抚育等人为促进更新措施,可以加快绿化速度。

  从科学视角看,造林绿化并不简单,盲目种树也不可取。在我国,植树造林应如何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实现“适地适树”目标?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贾黎明指出,“适地适树”涉及“地”和“树”两个方面。造林地应选择宜林地,应将植树造林与各类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统筹考虑,挖掘乡土树种用于植树造林,对不环球360同区域制定不同规划,采用不同的造林模式和营林模式。

  如今,站在河北塞罕坝林场三道河口分场向北望去,浑善达克的沙丘进入眼帘,但转身却发现满眼葱绿。林业工人经过60余年的艰苦努力,将一个曾经漫漫黄沙之地变成了拥有100万亩落叶松人工林的茫茫林海。塞罕坝还建立了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京津冀地区民众休闲旅游的一个新选择。

  “植树造林为我们营造出一个个童话之地。”贾黎明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小西山只有8%的森林覆盖率,而今90%以上已覆盖人工林,给北京带来了一抹绿色。河南栾川伏牛山80余万亩油松飞播人工林,使该区域森林覆盖率超过95%,已经成为中原地带一颗绿色的明珠。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用我国林地面积的1.4%种植桉树,生产了全国26.9%的木材,成为植树造林的奇迹。

  造林绿化是个系统工程,如何在有效扩大森林资源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介绍,“十二五”期间是我国造林任务最多、速度推进最快的五年。五年来,全国造林4.5亿亩、森林抚育6亿多亩,分别比“十一五”增加18%、29%。五年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持续实施的石漠化治理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取得明显成效。长三角、珠三角、沿海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和太行山绿化等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增加1.2个百分点,平原地区农田林网控制率已达90%。

  目前,森林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林业产业是发展最快的绿色产业。“十二五”期间我国林业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据统计,2015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81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1400亿美元,分别是2010年的2.6倍和1.5倍。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环球360看到,我国植树造林也面临一些问题。长期以来环球360,一些地方重造林、轻管护,重利用、轻保护,资源保护和森林经营跟不上,形成了大量低质低效林,存在着只造不管、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民生效益发挥不充分。”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指出,森林的科学营造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如果保护和经营得当可以变成“金山银山”。以不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为前提,促进森林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将使林区职工和林农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近年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1.66%,但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功能不强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在我国生态建设和造林绿化战略布局中,西北干旱地区既是急需造林绿化、改善生存环境最为迫切的地区,也是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关键地区。

  有人认为,沙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合大规模造林绿化,质疑沙区造林绿化的成效。对此,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表示,我国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区气候情况很复杂,自然恢复要因地制宜。如果完全靠自然力恢复,我国的沙漠是治理不了的。

  “近年来,我们的造林绿化理念一直在转变。要树立自然恢复为主的理念,能够自然恢复的不要人工干预,自然恢复不了的一定要人工干预。”张建龙表示,治沙实践说明,有一些地方确实不宜栽乔木,但以此否定人工措施防沙治沙是不客观的。

  据了解,我国沙区许多地方历史上都有森林覆盖,内蒙古东部、河西走廊、新疆一些内陆河流域以及北疆的准噶尔盆地都有茂密的森林分布。“这说明在沙区不仅可以造林,而且可以获得不错的成效,三北防护林工环球360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都是成功的范例。陕西延安的退耕还林、河北坝上的人工造林都明显改变了这些地区的降雨量和小气候环保。”张建龙说。

  专家指出,在植树造林中,还要树立发展近自然林业的理念,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态度经营森林,使森林达到一种接近自然的状态。(记者 李慧)

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