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东湖听涛景区的“躺椅”火了,一种“在天然氧吧躺平晒太阳”的武汉玩法出现——约上三五好友,在湖边的阴凉处躺平,吹着湖风,听鸟鸣声,将“松弛感”拉满。不少网友表示羡慕:“能给我也留个位置吗?”“建议每个公园都安上,我想去午休。”还有体验过的人说:“我也去躺过,躺到不想走了。”(据4月9日大象新闻报道)
东湖景区的“躺椅”走红,让人躺到不想走,一是有躺椅本身提供的舒适度,其实这些躺椅在2022年就推出了,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满足游客在公园中放松休息的需求,椅子显得较为宽敞,让人躺着感觉良好,椅子摆放的间距适中,便于游客间的交流互动。二是东湖景区是个适合发呆的地方,风光旖旎,景色怡人,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能带给人松弛感。尤其是花开的时候,游客可以躺着闻香听涛,非常舒服,非常治愈。
让人舒适的躺椅出现在让人松弛的地方,带来的就是极度舒适的体验感,让人躺下来就不想走了。武汉东湖景区躺椅的走红,是这座城市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见证。
大江大湖大武汉,一城秀水半城山。“天赋异禀”的武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号称“百湖之市”,依山傍水,很适合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截至2024年底,武汉各类公园总数已达1024座,成为有名的“千园之城”。有山体公园,有湖泊公园,有江滩公园,交织成“江风湖韵、山清水秀、树茂花繁、人在园中”的山水园林美丽画卷,同时还有黄鹤楼公园、古琴台这些历史文化胜迹,城市既是全域公园,又适合开展全域旅游。
武汉的公园不仅是数量多,还各具特色,有市民这样总结道,“当年还是文艺青年的时候喜欢去马鞍山公园,当父亲了就常去青山公园、和平公园,环球360登录等孩子再大点,要多去解放公园、中山公园。”这句话表明武汉的公园适合多层次年龄的游客,可以说是老少咸宜,都能找到自己的乐园,而且,这些公园分布均衡,离居民区近。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公园评估报告》显示,武汉公园的“分布均好度”,不仅位列全国35座主要城市的第一方阵,更是居于全国12座特大城市之首。无论生活在哪个区域,抬腿就能步入附近的小游园或者大公园,享受美丽风景与休闲时光。
公园的“分布均好度”是武汉在城市建设中秉持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就是让市民能感受到方便,体现城市建设为人民的宗旨。相较于有的地方防止有人在椅子上睡觉,避免不雅睡姿“煞风景”“影响市容”,武汉各处公园都设置有可供游人“躺平”的长椅,路边也有类似的长椅,以供出行市民和外来游客休息、观光。在武汉的街头走一走,既可以移步换景,又可以坐着发呆,看车水马龙,看绿化带的花开花落,还可以看天上的云卷云舒,十分惬意。
除了东湖听涛景区,武汉月湖公园也有同款躺椅。与传统防躺卧的隔挡式凳子不同,这些躺椅的使用场景更加多样化。无论是平躺、盘腿而坐,还是两人相对而坐,甚至是小朋友与家长、宠物和主人共享,都能轻松实现。这个躺椅是武汉这座城市富有包容性的体现,也是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体现。
躺椅可以让行人的脚步慢下来,享受慢生活的景致,让精神与环境进行交流。以人为本的武汉,公园与街边不仅是有躺椅,有的公园还设置有衣架,供游客挂外套之类的衣服,这真是方便到家了,想游人之所想。全市还开放绿地共享的公园及绿化广场累计达41个,市民在家门口可以实现“草坪自由”,这些草地可以踩踏,也可以坐卧,同时还能搭帐篷。
从躺椅到衣架到帐篷,武汉的公园就是怎么方便游客就怎么安排设施。这是公园的便捷之处,也是一座宜居城市的舒适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就会处处让人感受到舒服与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