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360城市绿化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3-09-29 07:02:58    浏览:

[返回]

  环球360环球360环球3601.1 乔灌草结构不合理,生态效能低下 在城市绿化中,自然生态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树木,尤其是乡土树木的种植比例较低,影响了城市绿地综合生态效益的发挥;普遍存在绿地结构层次不丰富;草坪多;乔灌木尤其是高大乔木少的现象;致使绿量不足;植物群落景观单调。

  1.2 管理难度大,绿化维护成本高 城市绿地建设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首先是人们的法制观念不强,城市公用绿地被侵占、花草树木被攀折、草坪被踩压、景观遭毁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是城市园林执法队伍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手段滞后,赏罚不明等。

  1.3 注重眼前利益,片面追求形象工程 一些园林绿化建设单位盲目追洋求新,草率引进外来植物品种,不仅适应异地环境的能力比较差,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而且养护成本高,除了正常的防病治虫、浇水、割草等日常养护外,往往还需特殊的“护理”。

  1.4 园林绿化建设城乡脱节 城郊防护林建设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往往忽视城郊防护林的建设,并且设计质量和建设投资难以保证。以往的城郊防护林往往目标单一,只关注于防护,无论在总体布局、设计、林相结构、树种选择等方面都忽略了与城市风格、文化艺术、市民休闲、医疗保健等方面相统一。

  1.5 旧城改造中绿地面积严重不足 旧城改造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纵观全国多数城市的旧城改造,忽视园林绿化建设,绿地率及绿化覆盖率相对偏低,改造后的环境质量不高,应当引起社会关注。此外,缺乏合理的系统园林配置,缺乏精美、高雅的艺术层次和文化氛围,缺乏真正能为人们提供休憩、使用、享受和置身于其中的园林环境,缺乏园林绿化与区内自然面貌、人文景观有机的结合。

  1.6 注重园林建设。轻视养护管理 “三分建,七分管”,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一项长期的反复工作。园林绿地建成只有高质量的维护和管理,园林景观才能逐渐形成并日臻完美。在很多城市绿化建设中,经常可以看到重造轻管的现象。

  2.1 做好城市园林绿化总体设计 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改变过去那种用绿化点缀城市,见缝插针、小打小闹的城市绿化模式,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政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绿化总体设计。另外,还要综合考虑城市周边地区及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

  2.2 因地制宜,建设节约型园林 节约型园林应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不应仅仅追求美观,应重点考虑如何让其发挥最佳生态功能。因此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尽可能地选以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辅以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外来树种。

  2.3 合理运用彩色叶植物,增强园林艺术内涵 园林植物的选择是城市绿化的核心内容,大多数植物在生长期呈现绿色,但随着园林事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彩叶植物被培育出来,色彩鲜艳,备受人们的喜爱,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大量应用,能够增加园林的美学内涵,增强园林艺术氛围,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

  2.4 大力推进城市生态绿地建设 城市绿地建设应开阔思路,加大力度,改变过去那种“见缝插绿”、“三小绿地”的保守观念。应把重点放在建设大型生态绿地、环城绿地、大型交通绿地以及居住区绿地上,强调城市绿地的连通性、城郊绿地的结合性、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在生态绿地的建设上强化科学性,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追求艺术性,努力营造接近自然的生态绿地。

  城市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极其重要。对于土地资源非常珍贵的城市,城市绿化的精细调查成为进一步提高绿化建设的重要基础[1]。在目前的城市植被调查中主要有人工调查和基于遥感的城市植被调查两种方式[2],遥感技术以其速度快、收效大、效率高的优势,逐渐成为城市植被调查的主要手段。利用Hyperion高光谱数据结合地面现状信息,及地物的波谱差异,将它们融会于决策树分类方法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高光谱图像植被信息提取和分类识别,提高不同植被类型的高光谱图像分类识别精度,为城市绿化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八邻域取均值的方法修复坏线,全局法进行条带去除,并将DN值转换为辐射率。采用FLAASH模型对影像资料进行大气校正。校正所使用参数为:传感器高度705km, 地面高程0.004km, 星下点分辨率30m, 时间为2005年5月12日,卫星越境世界时为10∶31∶00。气溶胶模式选城市模式,大气模式为中纬度夏季, 能见度为40km。中心经纬度分别为116°76′和36°08′, 对应山东省兖州市一带[3]。经过大气校正后的影像,各地物的光谱曲线 决策树分类知识储备

  逐一加载预处理后的各波段影像进行目视检查,去除异常波段,得到126个波段,用于MNF变换;选择输出波段数目为50。对MNF前6个波段进行PPI处理,设置迭代次数为10000,阈值系数为2,采样系数为0.5,即间隔使用像元。选择DN>

  100的像元作为纯像元,并将其作为感兴趣区保存,用于后续分析。

  基于PPI提取的结果,结合实际地物覆盖,对研究区的特征地物做实地景观以及其对应的标准假彩色采样,对主要地物进行分析解译可得如下结果。

  兖州地区城市周围有大面积的农作物覆盖,也是PPI处理结果中像元集中分布的区域。

  兖州城市中道路的主要铺面材料为水泥沙地和沥青两大类,在城乡结合部有少量的土路。这三种道路的反射光谱曲线μm之间缓慢上升,后趋于平缓,在0.9~1.1μm处逐渐下降。在Hyperion高光谱遥感影像中,可以辨认出高亮网格状显示的道路影像。

  研究区影像上主要河流为泗河,在近红外波段的黑白正片上可以确定水体的位置和轮廓,水体的色调很黑,与周围的植被和土壤有明显的反差,很容易识别和判读。

  在高光谱的丰富波段信息基础上,基于各地物的波谱特征之间的差异,依据决策树分类原则,逐一进行各地物的划分,最终提取到城市的绿化信息[4]。详细设计决策树如下。

  使用NDVI计进行算:近红外波段:b1=0.81μm,对应反射率转换后的39波段,中心波长813.48μm;红波段:b2=0.64μm,对应反射率转换后的22波段,中心波长640.5μm,生成NDVI影像,图像值范围为-1~1之间。利用图像分割调整,基本可以认为,0.06~1为植被区;-1~0.06为非植被区。提取植被区,生成只包含0和1的二值图,此时整个河流被划分到植被类型中,因此需要在后续分类中对其进行去除。

  水体在本试验区高光谱影像数据很多波段中与其他地物的差异较大,提取精度也最高[5],适合作为分层分类的一级控制。利用水体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较低的性质,选取b115红外波段,进行密度分割,经过观察发现,基本可以认为0~6000是水体,大于6000的为其他地物,提取水体,生成0和1二值图。

  使用波段运算,除去水体,生成仅包含植被信息的二值图。1代表植被区,0代表其他地物。需要注意的是该图像并不能反映城市的绿化信息,因为它包含了大面积的耕地等非绿化地信息。在分析城市绿化过程中,需要对此类干扰信息进行去除。

  耕地特征显著,呈大面积地分布在城区周围,并有分散的村落镶嵌。即使在空间分辨率不高的情况下也易于区分。本文尝试结合Google Earth影像选择耕地为感兴趣区域。并生成耕地的二值图,使用波段计算,在绿地中将耕地剔除。交互查看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假彩色影像并加载PPI纯像元,在影像上选取感兴趣区域,生成只包含耕地信息的二值图像,利用波段相减,并进行密度分割处理,生成二值图, 1为非耕地的绿化地。对二值图进行统计,得出城市绿化率为39.49%。

  结果显示,城区绿化多为条带形、方形等规则形状,且多分布在道路两侧、广场、公园、居民地等地区。且具有如下4个特征。

  高光谱遥感影像以其丰富的波段信息等优势用于城市绿化分析意义重大,决策树分类方法分类结构清晰,数据解释能力强,可以有效地避免高维数据带来的计算冗余、噪音干扰等问题,两者结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就目前这个发展情况上看,城市建设和道路建设没有在同一水平线上,这个关系难成比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强烈。人们需要获得审美、游憩双重享受。这是一体化的精神文化建设,这在建设过程中理当实现统一。城市道路进行绿化过程中,我国对该绿化已经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该道路美化理当符合相关规定,应该在技术保障基础上执行工作。这是当前进行景观道路以及绿化过程之关键。拥有了建设园林、花园城市建设,这能推动城市发展水平逐渐提高,能够保障城市最佳形象。在进行园林创设过程中,理当从促进城市稳健快速发展作为建设根本出发点,从外观视觉上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进行绿化时,只是为了绿化而绿化,无法体现出绿化规范性和科学性,人性化程度不够。例如:在进行建设中应该将人与人这个和谐关系融入其中,这个原则要坚持落实下去。因此,需要根据该地段进行科学绿化,根据该路线线段,建筑物整体形象进行合理的绿化。

  有的城市在进行绿化时,需要外来物种,这些物种不适应该地区气候,导致绿化成本提升。因此需要,做好因地制宜选择树种工作环球360,根据每个地方的不同气候,种植合适本地区的植物,种植的面积以及种植量应该同城市规划相关,一般而言选择的树种都是本地区的树种,这样成活率比较高。对城市绿化起到的作用也比较突出,因为这些树木生长能力比较强,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能够发挥出优势,而且这样的树种比较容易管理,投资也比较少。

  有些地方就是简单绿化,公路两排就简单的种植上树种,没有整体艺术性,看上去也不是很美观。因此,需要在艺术性原则上进行绿化。这个原则把握对于开展后续工作有重要性作用,这个可以满足植物以及生态保护需求,又可以在艺术上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向人们呈现出生态美。因此,在进行建设时,应该坚持科学性以及艺术性原则。

  园林建设要基于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开展,需要保障和道路形式相同、道路长度一致以及道路宽度符合。进行种植时,最好能够体现出节奏美,这才符合道路绿化需求。道路绿化设计与一般的绿地设计有所不同,它是动态绿化景观,要求花纹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作为街景它更要求色彩丰富,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根据最新研究表明,当车辆驾驶的速度逐渐提升时,整个视野会变得比较小,注意力集中的点范围比较大,产生的距离也会比较大。另外,在形成过程中,人有几秒钟的时间缓解才能清楚的看清前方物体。人的身体机能,从一个视觉点跳跃到另一个视野点时,这个过程中的视线都是模糊的。设计人员将路线作为视觉形态设计,主要是出于这一目的,这是一个设计对象,从提升视觉角度解析,从提升行车速度上进行限制和把握,驾驶人员在道路上,他们不会受到炫光的影响,这就是人们强调的以人为本原则。

  众所周知,城市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产物,这个产物质量、产物发展规模随着经济建设不断扩建,当前我国对人为方式对环境进行改变,这种改变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有的时候,人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变,从碳氧平衡、热平衡以及水平衡基础上进行改变。这些因素的改变势必对整个城市的外观有所改变,有的改变是往正确的方向改变,而有的改变是往负面方向改变。这对于人类生存环境而言,这个产生的负面效果更加严重,而且表现力越来越突出。这是我国进行人类自然资源重点保护选择方式之一,这个方式是否获得良好的效果,这需要从自然环境入手解析,城市建设和自然发展处于统一状态下。

  肩负一座城市的交通疏散工作,这是进行城市化、现代化的标准体现。这些基础设施建立,标志了我国城市现代化道路建设已经逐渐实现,这些道路建设中,它们满足了交通运输需求之外。还需要进行道路绿化,而绿化最明显的作用是缓解驾驶人员的视觉疲劳,可以起到防眩光以及调节心情的作用。而这一目的得以实现,需要道路绿化加以辅助和推行。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四季的变化使植物的外观形态随着发生变化,尤其是落叶植物。炎炎夏日下,行车和行人需要一个宜人的交通环境,浓郁的绿荫能使人感到丝丝清凉,烦躁的心情可以得到舒缓,有利于交通安全;当叶落的时候,冬日和煦的阳光带来几分暖意。植物不同的习性奉献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嗅觉上的享受,还有心灵的慰藉。

  优美的城市环境,舒适的道路绿化,这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理当得到重视和合理的管理。因为,进行道路绿化这不仅展现出景观实际效果,这还可以直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进行道路绿化也是一座城市发展基础工程,使用生态的方式进行绿化,这是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重要方式。

  [1]苏乐,王淮梁. 城市街道环境系统中的景观雕塑设计——以连云港海连路景观雕塑设计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49-50.

  [2]何娟. 浅议城市街道绿化设计——以贵州都匀市街道绿化设计为例[J]. 现代园艺,2013,08:122-123.

  很多城市为了大力发展经济,不断的加速发展工农业生产,从而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所以城区的气温通常要比郊区的气温高出很多,出现了热岛现象。热岛现象十分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市民的身体健康。加强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植被覆盖率,进而降低路面的温度,加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效提高环境质量,调节城市内部的区域小气候。

  城市中四通八达的道路在给市民出行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形成了对城市生态环境巨大的负担。由于城市道路十分密集,所以汽车排放出的尾气总量就很大,而且还会形成很高分贝的噪音污染,这些问题都会对市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大力发展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它们能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噪音,从而提高市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

  一个城市是否处于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上,不但要考核它的经济发展水平,更要考核市民的居住环境水平。进入一个城市,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城市的整体环境的感受,如果拥有高覆盖率的绿色植物,就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在建设花园城市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虽然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要求道路绿化和道路建设要同步进行,但很多城市为了追求道路建设中及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所以只在道路建成后进行一些象征性的绿化工作,这样不但达不到绿化设计中的目的,反而致使大量面子工程的出现。

  很多城市为了片面追求绿化带的美观性,在隔离带中种植大量的矮小花卉或者矮小的灌木,虽然漂亮,但是它们的降低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的能力却十分有限 ,远远比不上那些虽然不是很漂亮但是绿化效果十分好的高大树木。所以这种做法纯粹是浪费人力物力的错误做法。

  我国很多城市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所采用的植物类型比较单一,而且有严重的模式化倾向。多数城市大多采用比较普通的绿化植物,在道路两旁,再象征性的点缀上一些花草,没有立体种植的效果,到了冬季,一片萧条。

  道路建设和绿化建设的同步性不仅是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要求,而且更有利于城市道路建设和绿化设计。统一设计城市道路和城市道路绿化,可以对道路建设和绿化设计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而且能在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留下合适的绿化空间,能更加有效的将道路绿化设计付诸于之际,进而避免绿化空间不足、绿化效果差、面子工程等问题,最大的发挥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作用。

  城市道路的绿化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要与整个城市相联系,最佳的设计效果就是能和整个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所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前,一定要对设计项目进行充分的调查,例如当地的土壤环境,适合生长的绿化植物,城市的地下管道、灌溉系统,道路两旁建筑的用途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性的设计出符合城市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方案。

  城市道路是为了城市发展而服务的,所以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要有合理的规划。针对不同的绿化空间作出统筹规划,对不同的绿化街区和部门要有不同的设计要点,如人行道、分车带、中心环岛、林荫带,对它们要采取不同的绿化方式,尽量做到各个绿化空间的特色性和融合性。

  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要注意选择各种各样的绿化植物,争取做到城市绿化植物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效果。

  城市道路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命线,它不仅是人们出行的通道,也是整个城市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对于城市的道路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充分改善城市的区域环境,提高人们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质量,必须科学合理的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施工的相关人员要做到的就是在绿化工程施工之前对于施工的图纸进行仔细的审查,由于施工过程是对施工图纸具体的呈现,施工过程就是反映施工图纸的过程,因此,在绿化工程施工之前应该对施工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对于种植的位置及面积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并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设计图纸时要做到合理布局,相关人员在施工前对于图纸一定要熟悉,且相关文件应该齐全。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员对于该绿化工程的施工地点应该进行详细的考查,进行实地的检验及对周边的环境作进一步的了解,且在考查的同时对设计人员的工程设计图纸进行进一步的核对,将项目建设地的环境与周边的环境相结合,且绿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妨碍绿化的相关设施应该进行相应的协商,如果不能够加以保留就应该按照相应的程序予以移除。

  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应该与工程设计人员进行系统的交流,对于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要做到充分的理解,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将设计人员所要表达的设计理念进行全面的呈现,并将设计人员的各项设计要求系统的表达,且施工人员在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确认及考察时,一旦发现设计人员的设计图纸与建设地有不相符的地方时,施工人员应该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研究过后再由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变更,以防在施工时出现相应的问题。

  在施工之前对于所需要的绿化植物应该进行合理的选择,要适宜适地的进行种植,且对植物材料进行准备时应该对植物进行严格的审查,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植物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此外,在项目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应该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应该合理的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的规划,保证绿化工程能够在质量优良、成本较低且进度适当的情况下稳步进行,对于施工人员所编制的施工计划,应该将很多因素考虑在内,将各项施工程序进行合理的部署,并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精确的施工仪器,在保证施工质量优良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并确保施工项目能够合理且顺利的完成。

  在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所需施工土壤进行系统的处理,土壤作为园林植物能够健康生长的必要条件,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所以相关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土壤加以检测,相关土壤应该化验,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土壤相关部门应该针对土壤的各项条件加以处理,对检测不合格的土壤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使得土壤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因此,在园林工程绿化的过程中应该对土壤质量高度重视,土壤一旦不符合所选植物的种植条件,就必须将其更换,保证所要种植的植物的成活率,并且能够降低相应的成本,使我国城市园林的绿化工程能够顺利开展,保证城市园林景观能够呈现设计人员所要表达的效果。

  在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其绿地的平整程度,在进行园林绿化时,相关施工人员对于所要种植植物的地方均应进行全面的整平工作,按照种植的相关要求及图纸的规定,保证植物在种植时其土壤的平整程度是符合相关要求,且绿化地的表面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应该更为自然,且并无相应杂物,其垃圾应该及时清除,保证周围环境优良。

  在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环节便是各类苗木的运输,这对于整个园林工程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在施工过程中,其所要种植的苗木数量应该及时供应,将用到的苗木随时运输且随时种植,防止苗木的干枯,并做到及时补充苗木的水分。在对苗木进行运输的过程中,由于苗木非常容易损伤,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运输的各项要求,在苗木的根部应该用棉被等将其覆盖,且相关人员应该保持其根部的湿润,如果其根部出现缺乏水分或干枯的现象,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洒水措施,保证水分不会流失。

  在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对种植的苗木加以修整,且相关修剪人员在对苗木进行修剪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其树种和所需要呈现的景观效果进行系统的修剪,在保证苗木健康成长的同时,使植物能够保持分布均匀且植物的造型更为美观大方。苗木的种植是城市园林工程的关键环节,苗木的种植施工只能进行1次,并不能够返工,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在对苗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对于各项工作应该严格的审查,保证所种植的苗木的成活率相对较高,且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在保证成活率的情况下,应该严格控制其施工成本,且有效地节约其施工材料,施工期间在种植合理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缩短施工周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对于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栽种后的养护来说,水分的浇灌是保证种植后苗木的成活率非常关键的因素,浇水过多、浇水延迟或浇水过少都会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因此,浇灌人员应该根据苗木的种植面积、相应的苗木种类及天气情况进行浇灌,确保苗木的成活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环境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而园林工程是改善城市绿化环境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应该不断加强城市园林绿化,运用先进且合理的施工技术加快城市园林工程的建设步伐,使我国城市园林工程更为健康稳定的发展。

  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增加,交通日益严峻,尤其2013年严重的雾霾等气候灾害对市民生活影响很大,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化具有改善气候、防尘、降噪等功能,为了改善市民出行环境,我们更应该在道路绿化的设计以及施工方面加以重视,为市民营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为规范道路绿化,国家住建部委托中国城市规范设计研究院主编,由住建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出版的《城市道路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并批准此规范作为行业标准,并于98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由于此规范的实施,道路绿化的设计和规划就有了新的标准,城市道路绿化程度以及水平都有着稳步发展。下面就道路绿化的设计以及施工该注意的问题做一下阐述。

  了解植物现状、土壤的生理性分析、地上及地下管线的分布等,做好设计的前期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应结合近远期的规划情况,确定其生态需求和景观要求,并与各个城市绿地做好衔接。

  在道路两侧为给行人提供舒适的步行空间,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的绿带。在行人多的路段,可单纯种植行道树,另外,行道树的种植间距最小为4米,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米,优先选择生长良好的乡土树种,以落叶、深根性、开展型树冠、耐修剪、寿命长的树种为主。

  在道路交叉口的绿化设计时,为了行车安全,需要留出一定的安全视距。根据所选用的安全视距,在道路交叉口平面绘出视距三角形,在此视距三角形内不得设置任何影响行车以及行人视线的物体,若是进行美化设计,可以在此处种植一些较低的植物,比如丛生花草或者灌木,但是植物高度不能超过小轿车司机视高(0.65米至0.7米)。

  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存空间。有些设计人员把植物密植,尚未考虑到植物间的生长空间和竞争性。植物配置讲求层次美、季相美,为了合理利用空间以及考虑到植物的竞争性,可以在阳性植物下种植少许的阴性灌木或者地被。通过这样的搭配,可以充分利用了植物间伴生的生活习性,同时也丰富了道路绿化的竖向层次,增强了道路绿化景观效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城市建筑物、道路占用了城市较大的面积,城市道路规划的主要区域便是分车带、人行道、道路两侧,为提高绿地利用率,通常会采用乔木、灌木、草坪搭配植物,阴性植物与阳性植物互相搭配,喜欢攀援的植物靠墙根种植,高大乔木与蔓生植物种植,这样一方面利用了城市有限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使绿化更加层次化,提升了城市道路绿化的档次。城市道路绿化应该秉承远近期结合的原则;采用不仅考虑近期绿化效果,还要考虑长期绿化功能的长期沿用。有些设计人员部分原因采用“南苗北用”,以解决北方常绿植物品种单一,但由于气候的差异,会导致植物的死亡,因此,应该采用经当地驯化后的苗木,在合适的季节栽植,以提高成活率,解决北方常绿植物品种单一的问题。

  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涉及到的知识面广,需要注意的问题比较多且繁琐,这就需要提高道路绿化工程施工人员的知识面,使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能够满足绿化工程的需要,需要了解每一种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生长特性。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也要严谨、任劳任怨,不偷奸耍滑,不弄虚作假。讲科学,重实效,不搞不切合实际,违背自然规律、劳民伤财的所谓“面子”工程。科学管理,从严要求、为保证城市道路绿化工程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要实行科学管理,从严要求,有效监督。

  道路绿化施工应该选择那些具有相应施工资质、技术力量雄厚、施工装备先进齐全、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施工单位。由于他们自身实力比较好、职业素养比较高、能够遵守招投标管理制度、也能遵守施工以及检测规章制度,在材料使用上面也不会偷工减料,所以道路绿化的施工质量以及进度、成本能够满足业主的要求。

  施工场地会有一些垃圾或者影响道路绿化效果的杂物,在道路绿化施工前,应该清除杂物并对场地的土壤做理化分析,对土壤酸碱度、有机质以及土壤硬度等数据检测,发现不适合道路绿化的土壤,需对场地土壤进行改良处理,可以通过施肥、换土、掺沙掺土方法,对酸性土壤,可以采用添加碱性物质,使土壤酸碱度中和。

  为解决道路绿化大批量订购苗木的难题,按照城市道路绿化的需求,组织科研人员进行定向培育以及新品种引种等驯化工作,培养多品种、大规格的苗木,使用新方法、新技术做好苗木储存,保证反季节施工。另外还需做好新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使新品种适应城市道路绿化要求,达到绿化多样性。

  在城市规划中,道路占地约为绿化占地的20%以上,而城市道路绿化资金往往会占到整条道路绿化资金的5%以上,只有确保道路绿化资金的到位才能保证所要求的工程质量和进度。

  由于城市道路绿化所处环境一般是居民多、行车多地带,为了不过度影响他们的生活,绿化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该做好规划,合理安培材料进场、人员进场施工,尽量缩减绿化施工工期。为尽量不影响当地生活,施工单位应该提前告知附近居民,取得他们的谅解,听取他们的意见,尽量减少矛盾纠纷。

  设计人员应做好对设计图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人员充分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按图施工,若是道路改造及提升类的项目,设计人员应进行现场服务,做到现场设计与现状进行很好的衔接。

  俗话说“三分栽,七分养”,针对一些项目施工后缺乏养护管理,致使景观较差的现状,应加强道路绿地的后期管理力度,施工与养护不能脱节,重视水肥的管理,并做好植物的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理工作,植物长势就好,道路绿化才能体现生态和景观的双重效果。

  总之,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优美的街景和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绿化设计与施工人员应做好本职工作,全民也要树立绿化生态环境观念,为城市绿化、营造良好生活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城市园林绿化结合生态学和环境学的原理,构建了一个结构多元化、功能多样化的绿地生态系统。园林绿化规模的发展,主要是在掌握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的前提下,利用施工技术中的要点,对园林的构造、实用性、功能等方面的优点加以充分发挥,以此提高绿化景观的质量,促进城市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平衡的调控者,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城市园林绿化中一定量的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在空气中的相对平衡,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据测定:地球60%的氧来自森林,1平方千米的园林绿地每天能吸收900千克二氧化碳,释放600千克氧气。其中某些植物能通过自身功能,吸收工业生产排放的有害气体和大量烟尘、粉尘、污水和废渣等,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同时绿色植物能有效的吸附尘埃,减少细菌在空气中的分布,许多植物还能分泌杀菌素,可杀死细菌、真菌和原生物,减少传播疾病的发生。另外,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降低气温、调节空气湿度、吸收太阳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城市小气候,使人们感到凉爽、湿润、舒适。

  随着园林绿化占地份额的不断增加,其必然成为影响城市风貌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吸收人才、资金集结的重要因素,为城市带来社会效益。城市园林是人类文化在物质空间构成上的投影,它通过多种形式,向人们展示历史文化事件、人文古迹等,使人们在游玩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如:古典园林、名胜古迹增进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同时提高了对古典文学、建筑、园林等艺术的欣赏能力。城市园林绿化可以通过植物景观柔化城市中建筑群体生硬呆板的轮廓线条,丰富建筑物的表现力;可以利用其植物千姿百态的造型,不同季节开五颜六色的花,使城市变得生机盎然、色彩斑斓,进而增添城市自然美,优化城市景观。

  城市园林绿化属于第三产业,它能改善城市环境吸引投资和促进旅游发展,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城市园林景观、风景名胜区历来是国内外游人向往云集之地。如:北京皇家园林、江南园林等都是人们所希望亲眼一睹的理想之地。这些旅游事业的发展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如旅游门票;提供餐饮、摄影等生活文体娱乐服务,以及花卉盆景、书画等园艺产品和艺术品的生产和销售。间接经济效益是由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的经济效益,如:福建省推算出全省森林生态与社会效益的价值约为7431亿元/年,直接经济效益约为15亿元/年,其比例为11.7:1。可见,园林绿化能有效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首先要掌握并遵循正确的原则,再采取科学先进的技术,方能最大化发挥园林绿化工作的价值,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概况来讲,城市园林绿化需要满足绿地规划配置、绿地性质用途、生态习性、绿化主题、美学原理、地方特色、经济性、生态性、协调性等基本原则,合理利用园林绿化设计技术、植物配置技术、植物造景技术以及养护管理等关键技术,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园林绿化的设计技术内容包括:整体平面图、栽种图纸和要求、经费预算、道路的施工分布。设计图纸需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注明相邻植物间及绿化道路分布的比例系数,并附上各种植物的品种、规格和数量等。另外裸土地面整治是园林绿化的前提和基础,在实际栽植前,需按照建筑设计规定的要求,进行绿化场地的清除整理工作。具体操作:先将原地面遗留的垃圾、杂草、油污等全部处理掉;或者在不影响树木、花草生长的前提下,采取就地掩埋和改良后再利用的方法处理。然后对适应植物生长的种植土从竖向方面进行平整、翻修,且整修后土块的面积不可超过1.5cm2,以利于培育;针对一些土方工程的,要先挖再适当加些客土后,进行地面平整。依据设计的标高要求,翻土的深度不能小于30cm。总之,绿化设计的地方要处理好土质与土壤的层次关系,以便于植物生长和后期灌溉、排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栽种前,技术人员要先对绿化的地带进行土壤PH值和土层厚度的检测,以确定是否符合各种植物生长的要求。要在适当的起掘季节进行植物的选苗,即落叶树是在发芽前或落叶后降霜前进行,选择一些丰满完整、根系发达、无病害的树种,并起掘过程中,注意对树根底部土球的保护。还要注意有机肥与土壤的融入吸收情况。一般情况下,有机肥都是在充分腐熟后,放入挖好的直筒形状穴洞的1/3处铺平,表面加上一层土,防止植物根部与肥料直接接触,导致烧伤腐烂,降低植物的成活率。另外,植物的栽种也要符合园林景观设计要求,以先乔木,再是灌木植物,最后是地被植物的顺序进行。栽植时注意各种树木之间空间和层次的结构配置,充分发挥植物的形态美和群体美,提高园林的美化效果。

  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植物配置、栽种等方面的技术,也要考虑其造景技术的设计。只有如此,才能够园林绿化在城市当中真正发挥出美化环境作用的基础上,以艺术的美感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感官上的享受,从而使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能有所提高。植物造景技术是以艺术手法为技术手段,通过灌木与乔木之间的搭配应用,加之藤本、草本植物的搭配与点缀,使植物本身的形态美感、色彩美感等方面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绿化,进而通过创作手法形成自然植物群落景观。在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园林技术工人不仅要以造景总体美感来考虑植物之间种类、颜色之间的搭配选择,还要考虑所搭配植物之间的对生长环境、土壤、水分的要求,使所搭配的景观植物始终保持在合理的配置之下,使植物既能满足景观设计的美观需求,又能满足植物之间促进生长的实际需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根据城市当地环境来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生长的植物进行景观设计,只有如此才能使景观在保证设计美感的要求下,发挥出其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作用。换句话说,城市的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技术就是以先进的艺术思维与艺术手法为基础,通过对景观的合理设计和布局,在满足园林景观改善生态环境等基础要求上,将园林景观的艺术美感充分的发挥出来。

  为了使城市园林绿化能够真正发挥其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进一步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在园林绿化植物设计并栽种完成后,必须要定期对其进行养护工作。在进行园林绿化植物养护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园林植物的各个方面都要有所考虑,其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植物对水的需求量。水是万物之源,任何有生命的物体都离不开水,植物更是如此。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因其生长阶段的不同,对水需求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维护过程中,要根据其生长的不同阶段来对其进行浇水,从而保证其生长状态。目前广泛使用的原理浇水技术有自动喷灌技术以及预埋水管技术等等;(2)植物的美观要求。美观是城市园林绿化技术的众多要求之一,所以在养护过程中,保证其美观也是重要工作内容。在进行保养过程中,管理者应定期对景观支架的牢固程度进行检查,始终保持园林景观植物的优美姿态,避免因支架不够牢固而导致植物出现歪斜的情况发生,丧失其美感。(3)植物生长需求。在植物栽种初期,很容易因土壤养分不够或病虫害等原因而出现植物死亡的情况。因此在植物栽种初期要定时对其进行有机肥的补加、人工除草、修剪以及预防病虫害等措施,从而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成活率,避免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建设是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此园林工作者必须树立生态园林意识,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园林绿化的关键技术,积极营造健康、优美的绿色城市。

  1 张秋月,贲东生,关于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山西建筑,2010(10)

  近年来,人们对城市绿化在城市建设中功能的认识,已经由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装饰提高到具有城市形象的美化、文明的象征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多种功能的认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城市绿化也因此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它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市绿化主要功能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本质上。来认识,才能有助于对它正确定位。

  城市绿化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产生的一个破坏自然的过程的逆向过程;因为原有的大片森林被砍伐,大量农田被占用,代之以柏油马路、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和桥梁,这些无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构架了城市人群生存的空间。因此,城市绿化是把被破坏的自然通过人工再创造的‘“第二自然”,也是一个与城市化进程同时产生的逆向过程,所以绿地系统应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在植物群体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动态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地;城市绿地系统在整个城市中起着最活跃、最积极的作用是任何其它城市基础设施所不能取代的。因此,城市绿化最主要的功能应该定位在生态上,而在发挥生态功能的同时,绿化也必然能展示其形态美和动态美,成为美化城市的有生命的景观;在文化领域中缘文化早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民族的及地方的特色,成为当前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因此,城市绿化的主要功能定位在生态上,同时兼有其它多种功能,是完全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及方向的。

  100余年前(英)霍华德发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文,该文是作者在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城乡对立,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背景下,提出了为了人民必须城乡协调发展的田园城市规划思想:城市和农村要给予人民社会的爱和自然的爱。霍华德认为一个中心城市必然有与它相联系的卫星城市群落,即大都市圈的规划构思;认为城市各分支系统一住宅、工厂、道路、绿地、学校等通过重新有序组合,更能自我完善,自我生存,更具活力;城乡应视为一个整体,城市周围的农村则是其支撑系统,它们的土地分配比例应为1:5,城市为1,农村为5.由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应该参照上述思想,使农村在绿地建设面积上、数量上大于城市数倍才能同样成为城市的支撑系统,同时在城市或城镇以永久性绿带来隔离,防止城市摊大饼式的向外扩展,而城市中央应有大型的绿地,如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伦敦中心自然公园等思想。霍华德田园城市规划思想不仅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构思有实用价值,也对绿化的规划有直接的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发挥城乡绿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功能,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绿化建设应以绿色廊道(简称“绿廊”)建设为主体。绿廊指的是从农村开始,经过城市的中心区穿越热岛再进入农村;沿途将“园”(指块状绿地)、“楔”(指楔形绿地)、“环”(指环状绿带)、“廊”(指绿色廊道)连接成生态绿网。绿廊的宽度不小于50m,其中可包括建筑物(但不含成群的高层建筑)、道路和河流;绿廊应以常缘阔叶树种为主、有建筑物处应有多层次的立体绿化(屋顶的及垂直的绿化)绿化,使之成为高绿量的绿带,其绿化覆盖率不低于50%,绿廊间距以2~3km为宜;绿廊的布设原则,一是整体性指城乡一体化,二是方向性绿廊应顺应本地区盛行的风向设置;三是针对性一方面绿廊应把现实的和规划的大型绿地(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等)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应有意识穿过城市生态环境负荷重、热岛效应严重及旧区改造等地区,使之真正担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责任;四是可行性绿廊布设应沿河沿路,可操作性强且可水绿结合推动河道及道路的整治。

  通过绿廊纵横布设形成的生态绿同才能发挥农村对城市的支撑系统的功能,达到以绿制热、以绿净污,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这也是落实霍华德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举措。

  以上海为例,在外环线以内的绿廊布局,其方向为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交织成网,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绿廊各9条,主干绿廊共6条,内环线以内的三纵、三横主。干道一致,应首先实施。绿廊纵横于城乡、浦西浦东、环内环外,绿廊相互交织成一个具有整体、系统性的生态绿网,它们的建成将把郊区和海上的冷湿空气带进城市,又能对城区热中心进行分割疏解。

  城市绿化的基础是植物,而植物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如何运用植物材料再现城市中的“第二自然”,是长期存在没有妥善解决的问题。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虽然谁都能接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口号,但在城市绿化的实践中,是人居于自然之上还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真正做到人和自然关系很和谐呢?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植物生长的分布区域有明显的地带性,它随地理区域、气候带、地貌等不同而有区别。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中国的植物分布(简称植挪就可分成温带、暖湿带、亚热带、热带……等八个植被区划,我国各个城市均处于不同的植被区划地区范围之内。所选用的植物应该尊重其具有地带性的特性。然而在城市绿化的历史上却常常发生跨越地带的错误,大量引种最后遭到多次失败的教训,在一些大中城市中并不少见。以上海为例,大规模引种了适应在较高纬度的华北地区生长好的加拿大杨及二次引种适应在低纬度华南地区生长的检树,结果均全军覆灭。事实上,上海地处中亚热带北缘,为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过渡地带,根据前几年对上海城市绿化最常见的乔木和灌木树种调查,前者有68种,后者有105种,上海可用于绿化的植物材料都是很丰富的,当前应该深入到江、浙一带属本地带的区域去挖掘、去发现,先引到城市环境中来种植,成功的就可推广应用,这样才能体现上海城市绿化的特色。

  植物在城市绿化的立地条件中发挥其功能,还必须遵循“适地适树”的生态原则,这个原则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指必须应用地带性植物;二是指必须适应城市特殊立地条件的植物种。这里重点指后者。如行道树先要按地带性原则选定树种,再要它在立地条件最差环境生长发育,但对它的功能要求却最高。人们常强调后者,而不注意创造有利于行道树生长发育人工可以改善的立地条件,对于因此而生长欠佳的树种又不能用两分法评价,而是一有缺点就全盘否定。所以,在一些城市存在着随便更换行道树种的问题,如在上海的一条道路,解放以来换的树种就达十余种之多,甚至连世界著名行道树种之一的法国梧桐,也因其“冠”“法国”两字在五十年代末被认为是崇洋了,曾一度被否定,当时外省市公。郑付情地大批运走,在那里发挥了良好的绿化功能。这就是为什么行道树种从南到北不少城市几乎都以“四大件”当家,即法国梧桐、雪松、广玉兰、香樟,使城市绿化面貌显得很单调,而长成大规格的行道树却寥寥无几的根本原因,历史事实证明,只要对城市特殊立地环境及养护管理稍加改善,在一般的城市中,可以选种的行道树种至少有十余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绿化功能。再有,从园林绿化设计风格上也很难看到各地‘曙二自然“的特色。近年来;建筑业的欧陆风刮到了城市绿化中来,不管大城市、小城市都风行从国外进口草种大铺草坪,在有的地方甚至拔掉大树铺草坪,在人们心目中城市绿化的现代化就等于铺设草坪。我们不否认城市需要一定数量的草坪创造开敞绿色的空间,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这是必要的。经过实践,人们开始意识到过多的草坪不仅因其生态效益小于同面积上种植的树木,而且投入和以后的管护工作量均大大超过后者,因此,多种乔木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还要在主要景点移栽些大规格的乔木以显示大城市美丽的形象,也是需要的。但是,大规格甚至特大规格的乔木是在自然界人。十年才形成的自然资源,将其移栽到城市的特殊环境中来,要求保证成活而且还要求保持原来高大的树干和宽阔的树冠的外形就一定要有严密的技术措施和足够的资金。因此,根据我国的资源、资金、技术力量等实际情况应该严格控制数量,防止再次刮风。

  当前,有些城市提出把“森林引进城市”的口号,我们认为这个口号更加贴近‘自然“,更易被城市的人们所接受。”森林“不是一株株大树的机械总和;而是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组成的植物群落,它们与微生物、动物及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和有机的整体。这种森林型的植物群落占用土地少,能充分利用地下和地上部分的自然资源(如光、热量、水分、矿物质等),在同样的空间叶面积指数最多、绿量最大,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最高。因此,在人多地少的大城市中是最适宜的。

  如何实施把“森林引进城市”的措施呢?不是真的把一座森林搬进来,而是应该到属本地带的自然界去调查植物群落的种间组成及其空间结构,再在城市内调查保留有15年以上历史的人工或自然植物群落;通过分析总结,提炼出符合项极群落原理的植物群落,在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中逐步形成以稳定的、优化的植物群落为基本单元。因为它们不仅有本区域41植物地带性的特征,而且,绿量高、生态效益显著,又能为动物提供栖息、繁植的场所,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基地,还为城市中人们创造一个回归自然的美好意境。

  在整个城市中森林型的植物群落应是主旋律,它与开敞的草坪及形态雄伟的大树构成一个有节奏、有韵律的城市绿化整体。

  城市道路绿化是指在道路两旁及分隔带内栽植树木、花草以及护路林等以达到隔绝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城市道路是贯穿城市的命脉。道路绿化不仅仅只是将园林植物随意的进行种植,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道路绿化的美学意识,将艺术融入自然美之中,并局部将景点升华为意境美,突出不同道路的绿化特色。把艺术形式、城市文化底蕴与道路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将造园手法扩大并运用到街道景观的规划之中,将艺术的美学形式运用于城市的道路绿化之中,使之形成一种美好和谐的氛围,使人们置身于一个优美的道路环境。

  蓬莱市政府为建设一个环境整洁优美,繁荣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决定在2010年对城区南环路进行绿化综合整治,把南环路打造成一条美化、绿化、亮化为一体的景观大道。南环路为“一板两带式”公路,分为A、B两段。A段西起钟楼南路东至交通稽查大队,全长5.5公里,两侧绿化面积21.3万平方米;B段西起西出口东至钟楼南路,全长3.8公里,两侧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总的绿化改造主要包括路两侧绿化,重点路口节点的景观营造等。

  南环路路程长,原绿化栽植树木品种多,栽植杂乱,背景树缺少主色调树种;道路绿量较足但彩化不够,应增加色叶树种和开花树种;部分路段层次单调且人为破坏严重;各路口节点缺乏鲜明的特色等。这次改造突出考虑生态及观赏功能,对原有苗木进行局部合并组栽,增补背景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扩大背景绿量。增加秋果品种,运用色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形成春花夏荫秋果的绿化特色。同时做好主要道口节点的绿化景观,进一步提升该道路的绿化档次和品位。

  南环路A段两侧绿地不像其他城市宽度达到35至50米之间,我们的绿地宽度一般在20米左右,相比之下比较狭窄,因此不能层次太多,层次太多各层次厚度不够,显得杂乱。整条路段基本采用乔木――灌木――模纹或乔木――球类――模纹或乔木――灌木――球类的层次模式。

  A段原有路两侧绿化属于自然式组团栽植,苗木栽植时间短,树木生长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背景树种类多,但组团范围都不大,显得凌乱,缺少主基调树种。改造后在原有背景树基础上,落叶树增加以白蜡为主要背景树,常绿乔木增加雪松,部分路段在原有黑松基础上,加大组团。花灌木增加紫薇、紫叶李、果石榴替换生长不好的北美海棠等。在组团栽植上,打破思想禁锢,大组团栽植。以前做组团栽植放不开手脚,觉得二、三十米的组团足够大了,现在从行车的角度看,50米以上的组团效果反而更好,更能适应道路两侧的绿化要求。运用色叶树种紫叶李、红瑞木、黄金槐、红叶石楠、银杏、五角枫、栾树、红叶碧桃等组团栽植;花灌木主要有连翘、锦带、珍珠梅、紫荆、紫薇、碧桃、樱花、月季等,做到栽植层次分明,季相色彩变化丰富。

  B段路两侧主要是坡体绿化,立面条件和土壤条件较差,主要在原有基础上补植小黑松(高1.0-1.5m),连翘(6-8分枝)为主。

  南环路总共有钟楼南路、东关路、登州路、黄海路、西安路五个节点。本次改造路口节点为重点、亮点。在主要路口节点放置景石,栽植大规格的柿子树、造型黑松等具有观赏价值的树木。营造“松石小景”的韵味。在景石观赏树后采取在原有绿化基础上,充实栽植背景组团,搭配苗木质量高的花灌木如紫薇国旗红品种,樱花等。以绿树红花映衬前面景观,路口拐角处,景石前栽植时令组合花卉,采用流线造型,组合混栽。突出主景,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1)钟楼南路节点。钟楼南路节点处于进入主城区的重要位置,在提升中将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东北角和东南角作为重要处理对象,这两处通过充实栽植背景树组团,移栽更换长势不好的冬青模纹,栽植较大规格的造型黑松(树形美观、冠形饱满)、修缮缺损的游园甬路等,提升景观档次。

  (2)东关路节点。东关路节点位于东关路南首,为一丁字路口。两侧均为斜坡,坡度近45°,立地条件差,土质不好。根据实地情况及立地条件,栽植萌蘖强、根系浅、适应性强的丛生连翘、丛生紫荆、小龙柏等,体现春天花团锦簇的景象。

  (3)登州路节点。登州路节点处在五路交汇的复杂交通环境中,人流、车流较大。重点是西北角,此处目前已经做了硬化铺装,用大理石浆砌了三个花坛,花坛内栽植大型造型黑松(仅剩两株);将花坛内造型黑松补齐,并在绿地内侧栽植白蜡雪松等做背景林,将斜坡上樱花调整组合,火棘球下移,形成层次分明的里面结构。东南角增加龙柏背景林,栽植柿子树、造型黑松、置石,适当点缀龙柏球。

  (4)黄海路节点。黄海路节点是出入城区的重要路口,也是一丁字路口。黄海路正对面、教师进修学校北侧区域,立面采用规则式栽植,将学校墙外法桐适当修剪整形,借用其作为落叶背景树,绿地里侧栽植雪松作障景,雪松前栽植两排高杆紫薇,靠近规划人行道处栽植有层次的双色彩篱(黄色:金叶女贞,绿色:小龙柏)。东北角,沿绿地里侧组团栽植白蜡,增加充实雪松组团。西北角,绿地里栽植大规格的国槐(胸径20cm)左右,红叶石楠球,沿规划人行道栽植三色模纹,形成错落有致的层次变化。

  (5)西安路节点。西安路节点也是一丁字路口。东西两侧分别栽植黑松、雪松作背景,前面适当调整现有的紫叶李、樱花等花灌木,充实部分红叶石楠球等,将西侧的丰花月季调至东侧增量,延伸扩展。

  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建设,通过对树木的调整和充实,栽植不同花期、不同观赏点(花、果、叶)、不同树形的苗木。南环路焕然一新,变身为一道彩色风景线,花香贯穿道路沿线。通过疏密结合、错落有致的搭配,绿色植物与花卉交相辉映,色彩鲜艳,宛如一幅自然的山水画卷。

  ⑴长期以来,城市是工业生产和市场交换的场所。在我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及特殊的人口问题,使得房地产行业地位变的日益突出。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拉动经济增产的源动力,也是当地政府部门财政收入和GDP的主要来源,因此上到当权者下到普通老百姓都热衷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而搞园林绿化建设就显得底气不足,一旦影响到城市土地商业化的“高效”开发,往往面临着被清除掉的尴尬局面。火热的房地产开发,与很小的绿地率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很多本该用于生态绿化用地变相的都进行了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在园林工程中,特别是市政工程中,园林苗木这一块是施工方最容易钻漏洞的地方,在园林苗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园林施工方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遵循图纸要求,甚至通过灰色途径更改图纸,来达到盈利的目的。再加之园林设计者在注明园林植物种类的时候,没有明确到具体的品种和规格,往往会造成在使用园林苗木上往往以次充好,达不到理想中的设计和生态效果,也给后期的养护带来了诸多困难。

  ⑵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生态园林建设仅仅是城区的绿化建设。城区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限制了绿化面积,建筑高密度的分布使城区空间具有封闭性,因此城区绿化改善城市整体环境质量的效益很低。而我国多数城市城乡接合部、交通道路两侧、工业园区等区域绿化水平较低。城郊结合的部位很特殊。其生态功能高效,在改善光热水土等生态因子方面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不能替代的作用。

  ⑶在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方案规划的构思和立意上,而城市决策者为了追求政绩,需要时间短、见效快的绿地景观,导致重景观,轻生态“一次成型”的绿化模式被广泛应用。一方面出现根据其构思和意图而忽略绿化的生态功能,硬质景观过多,园林植物运用少。另一方面所运用的植物也是按照其构思和利益所定,没有考虑到每种树木的具体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与方案所在地的气候和土壤环境的适应程度,往往造成非“适地适树”,有的则由于强调观赏外型而栽植一些在生态适应性上并不具有价值的树种。

  ⑷绿地生物量和空间占有率低。众所周知,相同面积上的乔木产生的生态效益远远大干灌木和草坪等产生的生态效益,一棵70年的树和一棵7年的树,它们的生态功能是70:l。但是我国绝大多数很多的绿化用地被生态效益低的草地所占用。另一方面为了追求所谓的“美观”、“整齐”,我国城市绿化中普遍存在“矮化”的问题,即人为的将绿化树木修剪变矮,如将主要造林树种法桐和香樟的截干高度都在2 m左右,甚至一些成片造林的空旷地树木也被习惯性的截冠修剪,古树、大树砍头去臂,由此形成的树冠正好处于人的视野中,造成了城市空间不协调,抗雪压、风折能力极差,生态效益不高州。过低的树冠还不利于人群活动区域的空气流通和扩散,加速了人口密集区的空气污染。

  ⑸相对于乔木来说,草坪的生态效益就很低。现在草坪的养护基本上停留在修剪阶段,而且面临着修剪过勤的问题。草地可以滞留粉尘,净化空气,其表面有吸附力,可以吸附粉尘,吸附力的大小和草地的高度有关。修剪过勤,其吸附能力就大大降低,不利于环境改善。同时剪短的草地水分因阳光照射而大量蒸发,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若草坪保留一定的高度,就能保持土壤的湿度,浇灌次数就会相应减少。过勤的修剪对也破坏了草地中的微生物环境,城市大多数昆虫和土壤微生物都繁衍在草地中,草地修剪过勤、过短,这些生物资源就面临着消失或者变异的危险,不利于物种和生态保护。

  ⑹城市的人工环境改变了自然,同时也改变了植物的生存条件,城市建筑工程.人流活动及公共交通使土壤密实度显著增高,通透性差,土壤pH值过高,微生物少,有机物合成、分解和养分循环能力较低,氮、磷含量较少。甚至在有些地区土壤污染严重。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行道树的生长,现在普遍的做法是将行道树周围的地块铺上铁篦子,起保护作用,但铁篦子对树木生长没有任何益处,而有机覆盖物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机地表覆盖物被誉为“最环保、最经济、最友好”的新型城市地表覆盖物,其生产工艺简单,对环境没有污染,是一个低消耗、高效益的产业。但是现在城市绿地的地表覆盖一直没有受到重视,有机地表覆盖物很少应用。

  ⑴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外学者均认为突破城市建成区狭窄的园林绿化观念向着城郊一体化的城市林业方向发展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因而是符合城市绿化发展趋势的。

  程绪珂指出城市绿地可延伸到农、林、牧生产绿地和河道、江、湖、海,把郊区广阔的绿色空间作为城市绿地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城乡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等的各种交换关系,来缓解城市间城区生态系统自身承载能力不能调控的生态问题。城市空气存在两种主要地空气气流的交换,城市内冷凉地带向炎热面的局部环流,和从四周郊区向城市中心区的气流交换。这不仅说明了城区绿化的重要性,还表明城市整体环境的空气质量与四周郊区的绿化覆盖状况有密切联系“”。陈自新对北京城郊八个建成区内园林植被产生的量化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近郊四个区园林植被的氧气释放量、固碳量和蒸腾吸热量均占建成区总量的92%以上,表明郊区在城市整体绿化建设方面的潜力巨大。

  ⑵传统的规划设计一般是以现代人的需求为前提,以功能性、艺术性以及社会文化性为原则而进行的,满足的是当代人的生理、安全、社交和自尊的需求。与传统规划设计理念相比,生态规划设计更多地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也不损害子孙后展的需求。与传统的规划设计手法相结合,在满足近期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形成一种附加于传统设计手法之上的、

  ⑶在我国城市绿化用地紧缺的情况下要求我们从空间去寻找绿量提高城市生态效益的做好方法就是种植乔木,乡土树种是首选。如泡桐,杨树,适应地域广,生长快环球360,见效快,值得大力提倡。另外还要大力提倡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环球360。在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中,应选具有浅根性、耐贫瘠、耐干旱、耐水湿、对阳光有高度适应性等特点的植物材料。常用的植物有地锦、牵牛、山荞麦、紫藤、美国凌霄、三叶木通、景天类、蝇子草、过路黄等。

  ⑷根据植物的特性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是营造高效生态园林绿地的关键,所以应该加大对园林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尤其是保护和净化环境的功能以及经济用途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绿化规划、植物配置和养护技术的研究。同时做好园林植物选育工作,选出抗干旱、耐瘠薄、抗污染、抗病虫,耐粗放管理适合城市人工环境的植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