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贾珺,通过爬梳文献、实地考察、复原想象,搭配大量园林摄影、建筑平面图、古画等,纸上游园,力求重现古代名园的景观,讲述那些掩藏在园林背后的精彩故事。
感人泪下的爱情发生在园林,流传千古的名句佳篇写于园林,甚至园林还代表着中国古典艺术审美的最高情调。
园林像一幅长卷国画,随着脚步的行进,流动的立体画面逐次展开,令人目眩神迷。
与其说园林是中国人的梦,不如说园林寄托了中国人所有关于中国古典艺术的想象。即使不懂园林的人,也会对园林发出诚挚地赞美,这是因为园林和中国人有一种来自于灵魂的共鸣。他们都被华夏大地养育,经过千年文化熏陶,成为现在的样子。
司马相如《上林赋》中所描述的上林苑本是战国时期的一座旧苑,历经秦始皇和汉武帝的两次大兴土木,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园林。汉武帝继位后,决心对匈奴展开全面的进攻,他亲自率领勇猛的卫士在上林苑通过射猎来练习排兵布阵,锻炼将士们野外跋涉和骑射的能力。还饲养大量优良品种的战马;大量出产粮食和各种战略物资,为战争提供资支持。名将卫青和霍去病当年都曾跟随汉武帝在上林苑纵横驰骋,射虎搏狼。
作为架空历史剧《琅琊榜》朝代背景的梁朝,有一座名叫“华林园”的御苑,许多重大事件在此发生,使得华林园成为六朝一个重要象征。梁朝著名文学家庾信写过一篇《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唐朝王勃《滕王阁序》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便是模仿借鉴于此。
江苏淮安清晏园,在建造之初主要供历代总督驻节期间游憩赏玩,著名文人袁枚也曾做客赏景、作诗赠别过。这座园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座非常罕见的以“治水”为主题的古典园林,此园不同时期的名称以及其中的建筑牌匾均含有治理黄淮水患的寓意,寄托了历代河道总督平水患、顺河道的最高理想,见证了黄淮治水工程的成败得失。
中国古典园林里常常设立廊墙,墙面上会有格栅漏窗。自窗空白内,可以窥见园林只角片景,亦可让人观察两侧风景,重叠错落、穿插并致,如此将园林空间延伸的更远了。《故园惊梦》就像园林里的那扇窗,透过窗我们看见的是曾经那段辉煌灿烂的风云历史时刻,是那些真实确切发生过、藏在园林里的中国历史文化。
最近几年,我们被迫困住步伐,很难像以往一样恣意游览园林,品鉴园林之美。原本轻松愉快的旅程,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只能将满腔情怀寄托于文字,纸上游园,用另一种方式感受园林之美。
贾珺在《故园惊梦》中,以一种建筑历史和理论的方向,穿杂历史人物视角,爬梳一段草蛇灰线、伏脉千载的历史,举重若轻地在纸上描述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园林空间。可以说,他的文字比图片更精彩。
从北地的上林苑、华林园、圆明园、颐和园到南方的憺园、述园、狮子林、清宴园,由北而南,逐个游览。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亭台屋宇,鳞次栉比。贾珺或是亲摄图片,或是摘取古画片段,配以园林建筑平面图,让我们沉浸式“游园”,直观感受中国古典园林之美。
《故园惊梦》的装帧也格外用心,一想到园林,便想到满园春色。整本书以墨绿色为主色调,封面文字烫黑,韵味别致。设计师将书内作者手绘园林风光搬运至封面,透过书封上的梅花窗,宛若探视内封上的古代园林生活。腰封云萱纸,触感模拟水波纹理,有山有水,有动有静,整体装帧还原园林风貌和古人生活情趣。
古典园林是了解中国文明的一扇窗,更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花园,寄托着我们对理想生活、与自然同居的向往。
从先秦的高台厚榭到六朝的山庄田园,从唐宋的风雅端丽到明清的曲折婉约,中国的历史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园林。如今,这些园林少数幸存至今,大多烟消云散,或沦为遗址。
清华大学教授贾珺通过爬梳文献、实地考察、复原想象,重现了古代名园的景观,生动讲述了掩藏在园林背后的故事。搭配大量园林摄影、建筑平面图、古画等,读者更可直观感受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充分领略古人的审美意趣,以及他们在园林中寄托的梦想。
建筑学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史》主编,兼任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筑分馆馆长、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理事。主要从事建筑历史、风景园林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教学与设计工作,出版《北京私家园林志》《圆明园造园艺术探微》等学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