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天的来临,辽沈大地逐渐被绿色覆盖。沈阳市法库县、阜新市彰武县及朝阳凌源市等地,纷纷启动新一轮的植绿工作。这一行动不仅是环境美化的需要,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近年来,辽宁省在国土绿化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坚持实施扩绿、环球360平台兴绿、护绿的“三绿”并举方针,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和碳库等资源的联动发展,真正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十四五”时期,辽宁省累计完成营造林860万亩,草原生态修复达226万亩,森林覆盖率也超过了3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高达68.53%。2023年的绿化计划更是雄心勃勃,预计将完成营造林110万亩、草原生态修复11.8万亩,村庄绿化植树300万株,更有6000万株由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贡献。
为了有效推进这些绿化工程,辽宁省充分发挥林长制的统筹作用,建立林长巡林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值得关注的是,今年8月,辽宁省在全国率先打响了科尔沁沙地的歼灭战,进一步强化了全省绿化工作的重要性。目前,整治任务已累计完成803万亩,沙化林草用地的植被综合盖度达到62%以上,荒漠化林草用地的植被盖度也达到了45%。与此同时,水土保持率突破73.2%,彰显了绿化工作的成效。
在这一系列生态治理行动中,辽宁省实现了跨区域协作,沈阳、锦州、阜新、铁岭等城市与通辽市之间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加强生态保护的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各地还注重科技创新,省科技厅也积极实施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林草资源的优化管理。
在推动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发展的同时,辽宁省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林农以多种形式流转林地,提升其经济收益。沈阳市更是引入“企业+农户+基地”的合作模式,大力发展林药、林草的复合经营。阜新市则因地制宜,探索酸枣与樟子松嫁接红松等新型林下经济,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推动当地生态产业的发展。
而在沙漠化及荒漠化防治中,辽宁各地的生态修复表现同样可圈可点。阜新市和朝阳市携手开展的“光伏发电+集水滴灌+生态修复”模式,正在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得更加紧密。
在绿化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辽宁省坚持着增绿与护绿的双重策略,尤其在林草资源的监管方面尤为重要。各地对于森林采伐进行严格的监管,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并全力以赴做好森林草原的防火工作。到2024年,环球360平台辽宁省的森林火灾发生率和受影响的面积均保持在历史低位,有效保障了生态安全。
在对抗林草有害生物方面,辽宁省大力开展松材线虫病等疫情防控专项行动,成功将有害生物的成灾率控制在国家标准的7.3‰以下,展现了强大的治理能力和防范意识。
通过多方位的综合治理,辽宁省逐步调整思路,总结经验,于今年出台了《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更好地优化公益林比例,放宽人工林的抚育采伐限制,从而激发更多的生态经济机会。
2023年被视为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以及荒漠化综合防治的关键之年,辽宁省将继续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山、土、水、林、田、湖和草的整体生态保护。为了实现绿色富裕的深入发展,辽宁省还积极培育树木果品、林药等生态产业,深挖治沙的精神内涵,动员全民参与,以更实质性的措施推动国土绿化的新阶段。
在面对环境变化和土地保护的重重挑战时,辽宁省展示出的不仅是植树造林的决心,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和勇气。这些努力最终将为全省绿色富裕、生态安全的未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举措,辽宁省不仅在为自己铸就绿色荣耀、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在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路上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总而言之,辽宁省正以生动的实践书写着一份精彩的绿富同兴新答卷,期待这些努力在未来绽放出更加丰硕的成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