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江生态环环保境保护台盟中央调研组在重庆调研提出了环球360这些建议

发布时间:2023-07-05 21:46:29    浏览:

[返回]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约占全国20%的流域面积,养育着全国约40%的人口、支撑着全国约40%经济总量。但长期超负荷运转,也导致它伤痕累累,成为我国水环境问题最突出的流域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位于四川盆地东缘的重庆市,既是长江中上游的经济中心,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保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是重庆的重大责任。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2021年起,各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开展为期5年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其中,台盟中央对口监督区域为重庆市。如今,五年周期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时间已经过半,真正到了需要系统发力、重点突破的关键阶段。重庆市在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推进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果和经验?还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近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苏辉率台盟中央调研组赴重庆市,聚焦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系统修复和流域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深入开展民主监督访查调研,同当地党委、政府共同分析情况、研究问题、协商对策,以期助推重庆市改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中央关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落实,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这已是我第三次来广阳岛。每次来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悟。”站在广阳岛上,只见水禽群集,或松林蔽日、或桃李争芳、或竹林滴翠,不时地还能听到远处孩子们稚嫩的歌声。看到这山水林田湖草有机统一的生态之韵,台盟中央副主席吴国华感叹道。

  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明月山、铜锣山之间的广阳岛,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长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江心岛,也是生物多样性极丰富的生态绿岛。但在10多年前,这里曾一度规划超过300万房地产开发量,开山、毁林导致岛上生态被破坏,生态绿岛变得伤痕累累。

  2017年8月,重庆市果断踩下开发广阳岛的“急刹车”,坚决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以“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和“知行合一”的人文境界,建设“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

  2020年8月,广阳岛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完成,岛内植物恢复到500余种,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

  “当时,广阳岛生态修复项目二期主体已完工,在‘三多三少’的生态施工方法上,探索凝练田园步道、山地花田、生态鸟场等18项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回想起首次上岛的情景,台盟中央调研组相关专家表示。经过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广阳岛初步形成了一个“生态大课堂”,包括一条12公里的环岛生态体验环线个生态修复示范点。

  “广阳岛三分之二的面积以自然恢复为主,注重‘轻梳理、浅介入’。”广阳岛生态修复总设计师赵文斌向调研组介绍,广阳岛创新应用“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6大策略,建成上坝森林、高峰梯田、山顶人家、油菜花田、粉黛草田、胜利草场等生态修复示范地和“鱼场”“鸟场”“牧场”等栖息地。

  经过五年多的系统修复,广阳岛曾经受损的山体、受污染的湖塘焕发出勃勃生机,4000余株乔木和林下植被绿意盎然,呈现出一幅原生态的巴渝乡村田园风景画卷,成为生动表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态大课堂”。

  广阳岛是重庆深入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基地,成为重庆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样板标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亮丽窗口。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保护好长江生态环境是重庆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深入贯彻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大力推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长江水污染防治、长江沿线生态林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保护和改善长江生态环境,成效明显。

  2022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Ⅱ类,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6%,水生生物资源量增长、物种数增多。

  “重庆市委、市政府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推进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调研组表示,在共同目标引领下,台盟与重庆市持续共同发力、通力合作,建立起一种荣辱与共、相向而行的工作关系,不断把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向前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调研组认为,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在运行机制、统筹协调、方法路径等方面,仍需要一个不断完善、持续深化的过程。接下来,台盟中央要和重庆市加强统筹调度,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上水平”“显特色”“出成效”。

  据了解,自2021年对口重庆市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以来,台盟始终把能够为重庆段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出一份力,作为一份政治责任、一项光荣使命,全力推动专项民主监督工作从“打基础起步”转向“上水平提升”,并聚焦“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生态系统修复”两大领域,坚持“大方向”统筹、“小切口”入手,围绕现阶段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呈现出的普遍性、全局性和前沿性问题,每年设置4个专项课题,由相关课题组在不同区域展开深入调研。

  目前,台盟中央已完成了对重庆市长江生态保护情况摸底工作环保,实现了“19个台盟地方组织百分之百参与监督,18个重庆市沿长江区县百分之百覆盖监督”。截至2023年6月,台盟中央已开展线项专项课题调研,提出问题建议90余条。尤其是2022年7月,苏辉带领台盟班子成员赴重庆开展监督访查期间,以现场和视频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台盟和重庆市400余名相关同志召开了工作推进会,这是台盟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开展以来最大规模的会议,明确提出了专项民主监督工作的政治定位以及目标要求,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夯实了工作基础。

  “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重庆果园港多式联运展厅,随着一座有科技感的大门徐徐打开,大屏幕上同时出现了这一行字。这一幕引起调研组成员的阵阵掌声。

  穿过大门,一眼望去,各种颜色的集装箱摆放于码头,货车、叉车、门式起重机……各式设备有序操作,一片繁忙景象。作为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果园港——这座曾经的江边散货码头,如今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内河枢纽港,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以前,船上的污水和垃圾都是随手处理,另外,货轮靠岸停泊,需靠柴油发电,这些都给江水带来了污染。”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亮说,“我们不仅要经济发展‘高速质’,生态环境也要‘高颜值’。”

  据介绍,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于2021年开始了绿色港口的创建工作,先后投资约500万元建成船舶岸电供电装置6套,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2套,能根据水位高低自动或手动收、放电缆,方便船舶在不同的水位条件下都能够插接岸电以及船舶污染物接收。

  此外,果园港还陆续建设了6个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装置,供靠泊作业船只抽取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杜绝污水污染江水,并修建2个油水分离器装置和船上垃圾处理设备。

  “这个是智能垃圾箱接收船舶垃圾装置。”方亮指着码头前沿一个近2米高的蓝色铁柜对调研组说,这套装置可以通过感应称重系统自动将垃圾重量数据上传“船E行”系统,并将接收的船舶垃圾交市政环卫部门转运处置。“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真正实现‘船—港—城’模式,达到船舶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

  船舶和港口污染是长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苏辉表示,果园港以建设“绿色港口”为目标,向“绿”前行,通过实施岸电建设、推行清洁能源等举措,既提高港口含“绿”量,也增加港口含“金”量,让港口的运行更环保更集约更经济,有力助推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是港口发展的“希望色”。调研组指出,在绿色港口建设进程中,要高度重视绿色技术的应用,不断加强技术节能、操作节能和管理节能,建立港口大气环境智慧管控平台,通过横向、纵向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以及预警反馈情况,加快构建环境保护考评体系。要拓展港口与相关产业链有机结合,以港口为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绿色环保经济模式发展。另外,绿色港口的建设还需要港口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机构之间的高水平协调,促使绿色港区与城市环保建设相融合,完善港区及周边污水管网设施的建设,使港区污水经初步处理后接入污水处理站主干网。

  江津区是长江进入重庆市的第一区,辖区有重庆境内最长的127公里长江岸线个市控及以上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100%,无劣Ⅴ类水质,长江江津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这得益于江津区全面筑牢“绿色屏障”,补短板、强设施,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

  “几江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设计处理总规模6万吨/日。出厂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I级A标准,目前每天污水处理量达5.8万吨。”几江污水处理厂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调研组。

  在排污口,调研组看到,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已变得清澈,正源源不断地从排污口流向幸福河,并经过管道流向长江。在一旁的出水取样点,工作人员正身着实验服,手握取水器皿,正在对排出的水进行达标检测。

  据介绍,随着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推进,江津区制定了《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的工作方案》,深入进行长江岸线治理,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实现沿江169个排口“一口一策”精细化管理。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管网。管网健康了,河湖才能健康。”调研组表示,管网是城市的动脉,更是城镇污水治理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要以污水处理厂为核心环球360,从排水管网的关键节点入手环球360,加强对排水管网和泵站的排查改造,大幅减少外水混入,提升污水厂进水浓度。同时,也要综合考虑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以及受纳河流之间的密切联系,最大限度发挥污水处理厂作为污染物最终受纳、处理或资源回收设施的基础作用。

  此外,还需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科技含量,建设“智慧水厂”,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改造,达到精准曝气、减少药剂使用和减少人员数量的目的。要通过价格机制改革降低污水企业成本、增加污水处理企业的利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污水治理行业,促进长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这里水质以前未达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监测如何开展?”“枯水期的通航能力是否能够保障重大项目生产物资畅通运输?”……每到一个调研点,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教授、台盟集美大学支部主委柯冉绚都会提出两三个问题。“专项民主监督的重任落在肩上,让我们感到了信任,也感到了压力。”首次作为盟内专家,参加专项民主监督调研的她表示,长江的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在专项民主监督中,既要协调环保和当地建设发展的需求,也要发挥协商民主作用,切实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专项民主监督是派民主监督履职的重要形式,是展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具体实践,是派履职尽责、服务大局的平台载体。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民主监督,目的在于聚焦地方党委政府落实关于中央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实际成效。

  为做好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台盟中央以“瞄准长江生态环保焦点,构建监督闭环运行机制,组建多级监督力量体系,推进全流域网格化监督”为总体思路,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初步建成符合派实际的“网格化、覆盖式”监督模式。

  “目前,在监督机制方面,我们建立了涵盖组织协调、信息沟通、力量参与、成果反馈等‘全过程闭环’监督运行机制。”台盟会服务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监督队伍方面,按主体力量、基本力量、重要力量,结合监督参与度情况,打造多级监督力量体系,并重点建好联络员和专家智库两支队伍。

  “台盟始终把盟内外专家作为实施专业化监督的根本保障。”台盟工作人员介绍,台盟中央一方面与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依托第三方优势资源,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另一方面多领域、动态化扩充专家队伍,在全盟动员各方面资源,积极推荐高水平专家参与这项工作中来,为深化专项民主监督实践、转化相关监督调研成果等提供顾问咨询和专业建议。“目前我们已和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上海长三角科技交流合作促进中心、重庆市社科院等单位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课题研究。”

  为进一步加强台盟与重庆市的工作联系,促进双向沟通的常态化、有序化,台盟组建了联络员队伍。

  今年,台盟会服务部与重庆市委统战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沟通联系机制的实施方案》,并选定55名工作骨干担任联络员,负责任务差异化、频次常态化联络沟通,其中重庆市长江沿线个区县筛选党委统战部、政府办骨干人员设定“双联络员”。

  同时,为强化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队伍建设,全面深化双向沟通联系机制,夯实台盟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履职基础,推动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提质增效。近日,台盟中央以“共抓大保护、守护母亲河”为主题,首次举办了“筑梦长江”专项民主监督联络员培训班,来自台盟和重庆市的70余名学员,聚焦专项民主监督的理论、政策以及实践等专题内容,采取专题讲座、现场观摩以及分组研讨等形式,进行了深入学习。

  “做好沟通联系工作是健全专项民主监督闭环运行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加强专项民主监督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是形成专项民主监督共识合力的重要平台,是提升专项民主监督工作质效的重要基础。”在培训班开班式上,吴国华表示,要切实把联络沟通机制从“建起来”转到“用起来”,通过畅通信息通道,加强日常联系、信息通报频次,不断深化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工作措施、指标进度等方面信息共享,推动工作上的“截弯取直”,促进监督效能提升。

  “培训让我明晰了联络员的职责定位,明白了‘干什么’、‘怎么干’。”江津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陶银超对调研组说,通过培训,他认识到作为专项民主监督联络员要有主动意识,必须第一时间响应、落实民主监督过程中所提要求,自觉当好传送信息的“中转站”、提炼信息的“加工厂”,及时提供所需专项材料,适时报送本部门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中开展的重要工作进展、存在的困难问题等信息,推动民主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台盟要紧扣‘三抓两促一提升’参政履职总体思路,坚持‘一盘棋’布局、‘一股绳’推进,构建全盟统一、协同、高效工作运行体系,综合施策、精准发力,进一步提高民主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在‘长江大保护’中展现好‘台盟之为’。”苏辉表示,对口重庆市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是台盟“十四五”期间重要的政治使命。台盟中央将继续在“瞄准长江生态环保焦点,组建多级监督力量体系,构建监督闭环运行机制,推进全流域网格化监督”工作框架下,紧扣“大融合”年度工作主题,创新推进、扩点拓面,全力推动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实现“六大融合”,持续优化“网格化、覆盖式”监督模式。环球360环球360环球360环球360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