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右前旗:小庭院里的生财道

发布时间:2024-10-08 14:12:03    浏览:

[返回]

  “没想到房前屋后这么点地方,每年种豆角、大葱也能增收一万多元,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正在采摘豆角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红十月村村民闫淑红笑着说。

  走进闫淑红家,绿油油的小菜园生机盎然。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闫淑红在自家庭院种植豆角、大葱等蔬菜,就近售卖到集市、超市,往往供不应求,昔日不起眼的农家小院一跃成了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闫淑红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利用庭院空闲地挣到了钱。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开始找上门问种啥、卖哪儿。渐渐地,闫淑红成为村民们心里最靠谱的“搭桥人”。

  “今年,我家园子里的豆角都统一收购了,不到一亩地能卖5000多元。除了自己吃以外,卖出去还能挣点零花钱!”村民白玉莲跟着闫淑红发展庭院经济三四年了,算起增收账时,更多了几分底气。环球360下载

  红十月村的“邻居”红峰村,黑木耳种植开辟了村民增收渠道。一排排黑木耳菌棒整齐排列,处于生长期的木耳色泽黝黑、肉质肥厚。村党支部书记陆晓慧每天都会来到木耳基地查看长势,这可是她眼里带动村民致富的“宝贝”。5月末,红峰村成功引进黑木耳菌棒3万棒,示范带动村民在庭院种植黑木耳,一时间,庭院里种植木耳成为村里最火热的话题。

  “房前屋后的闲置地都利用上了,这黑木耳一个月左右就能采摘,产量还挺高,不费啥事就能管理好。跟着村里干准没错!”种植户杨玉红说,“刚把黑木耳菌棒拿回家时心里还没底呢,现在,卖了好几茬,挣了2000多元,明年一定扩大面积多种些。”

内蒙古科右前旗:小庭院里的生财道

  闲置房摇身一变成为长满黑木耳的“致富地”,也让庭院经济红火了起来。“今年预计能产黑木耳1000斤,按每斤60元计算,能实现增收6万元,还解决10名村民就业,带动5户种植户受益,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陆晓惠说。

  红峰村不仅有庭院种植,庭院养殖也是村民增收的“主战场”。66岁的村民马国军,庭院里养殖的200只芦花鸡正在悠闲散步、觅食。“去年我养了100只,成活率90%,养得很有信心,今年增加到200只,希望收入也能翻一番。”马国军特别期待。

  为马国军吃下“定心丸”的故事,还要从“借鸡还鸡”“借鸡还蛋”讲起。陆晓惠已经连续6年为有意愿养殖芦花鸡的村民免费发放鸡雏并提供技术指导,养大后按每只100元、鸡蛋每枚不低于1元的价格回收。这样一来,老百姓没什么养殖成本,实实在在尝到了发展庭院经济带来的“甜头”,100余户芦花鸡养殖户信心倍增,户均可实现增收3200元。

  一方庭院,承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红十月村和红峰村也只是科右前旗乡村发展庭院经济的一个缩影。目前,科右前旗整村推进种植养殖专业村18个1859户,庭院经济激活了业态繁多的乡村“微经济”,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希望、环球360下载释放新的活力。

  2024年,科右前旗投入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项目资金1757万元,带动4355户农牧民增收致富,小庭院的生财道越走越宽。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