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泰宁:庭院经济美了乡村 富了口袋

发布时间:2024-11-07 01:36:51    浏览:

[返回]

  黄花菜、铁皮石斛、鹿角灵芝等特色经济作物装点着村民房前屋后;蚯蚓灯、竹编、手工木作等传统技艺成为庭院特色;休闲农庄、采摘体验,农家庭院成为游客旅途一景……三明市泰宁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手段,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新引擎”,以庭院美促进乡村美的同时,让广大群众增收入、富口袋。

  9月10日,走进开善乡儒坊村农户江德荣家,院墙内外绽放的黄花菜格外引人注目,不仅为小小的院子增添了不少“花色”,还彰显着庭院经济的活力。

三明泰宁:庭院经济美了乡村 富了口袋(图1)

  “今年,我尝试在院子里种黄花菜,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开花的时候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增加一些收入。”谈起黄花菜,江德荣总是喜笑颜开。

  2022年,江德荣了解到黄花菜花株耐旱且不挑地形,生产周期短、收获时间长后,就决定发展黄花菜种植产业。同年,他便与村里的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盘活山垅田,引进黄花菜种苗,成立了泰宁县开善乡辰航家庭农场,并与企业签订订单,由对方统一销售,解决了后顾之忧。

  两年来,江德荣在做好农场黄花菜产业的同时,也一直在思考黄花菜种植发展的更多可能。

  今年年初,泰宁县为鼓励发展庭院经济,配套出台了各项政策支持,江德荣在开善乡的号召下,积极探索黄花菜庭院经济项目增收新模式,通过“家庭农场+基地+庭院+农户”的方式,与儒坊村20户农户签订黄花菜采收协议。根据协议,由江德荣向农户们统一提供花盆、种苗、肥料、技术指导等,农户则利用自家庭院进行种植、采摘、分拣和晾晒,最后,江德荣会按照市场收购价收购农户家中的黄花菜干品,这样一来,加上在黄花菜基地的务工收入,农户们平均年收入能增加1万元左右。

  在大田乡大田村,市级蚯蚓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茂生在自家院子里精心打造了一处既适合研学体验又能展示非遗文化的“研学工坊”。

  蚯蚓灯、走马灯、北斗灯……“研学工坊”内陈列摆放着多种极具特色的花灯,庭院中还整齐摆放着桌椅,开设互动演示和体验教学课程,让前来参观、学习的学生和游客体验亲手制作蚯蚓灯的乐趣,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前不久,跟着研学团队来到黄老师家中,体验制作蚯蚓灯,看着蚯蚓灯在自己的手中逐渐成型,环球360下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下次有机会我要再专程到这里来深入学习。”对蚯蚓灯的制作,漳州研学团队学生黄宇新充满兴趣。

三明泰宁:庭院经济美了乡村 富了口袋(图2)

  “我们大田蚯蚓灯,传承至今已经有600多年时间,寓意生生不息,但随着时间流转,制作工艺面临失传。”黄茂生说,看着越来越多前来参观学习的学生和游客对蚯蚓灯感兴趣,他感到很欣慰,希望蚯蚓灯能从自己的庭院中“走出去”,得到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

  “庭院+非遗”助推大田乡研学产业发展,不仅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新路径,也为青少年的研学游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色彩。今年以来,大田乡共吸引研学团队、各类游客达2.8万余人次。

  9月8日,不少市民趁着周末带上家人,约上三五知己来到杉城镇范兴发的家庭农场,农场内他利用房屋周边闲置土地打造游客旅游体验项目,投喂锦鲤、赏花拍照,体验农家生活,惬意无限。

三明泰宁:庭院经济美了乡村 富了口袋(图3)

  “我和家人朋友经常到这个农庄来玩,不仅有各种应季水果可供采摘体验,还能拍许多美照,同时感受农家乐趣。”市民黄少娟说。

  范兴发将休闲采摘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在庭院周边设立了农事体验区、采摘区、野炊烧烤区、休闲区、农家餐饮等特色体验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目前农场内有鱼塘30亩,培育桑葚、猕猴桃、荔枝、八月炸等果树上万余株,其他各类果蔬24亩。

  “通过精心打理,我们主要是以种植、养殖为主,每个季节都有新鲜蔬果成熟,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刚过去的暑假期间就接待了近1000人,收入达到了1万多。环球360下载”农场负责人范兴发不禁喜上眉梢。

  一花一草聚美成画,一户一景化景为金。与兴发农场一样,泰宁县际溪村、崇际村、水际村也有很多村民凭借精心打造的特色庭院迎来了大批游客,环球360下载在青山绿水间,游客们或在心中细细品味浓浓乡愁,或体验“舌尖上的美味”,尽情感受自然之美,体验田园之乐。

  如今,庭院经济已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发展庭院经济能够合理利用农户家庭院落里面及周边的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农旅或者相关服务业,将资源变成收益,增加农户的家庭经营收入,赋能乡村振兴。(李少兰 熊明欢 王星竹)

  三明市泰宁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手段,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新引擎”。

搜索